1、產量
隨著國內不銹鋼冶煉技術進步,以及規模優勢的顯現,國產不銹鋼逐步取代海外,2010年開始,我國不銹鋼產量逐步上行,從不銹鋼凈進口國轉變為不銹鋼凈出口國,貢獻了全球不銹鋼供應的主要增量,據統計,截至2021年我國不銹鋼產量達到3263.3萬噸,2014-2021年CAGR為6.0%,高于全球增速,國內性價比高的不銹鋼產品大大促進了不銹鋼的應用推廣;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產量為801.1萬噸,同比下降8.00%。
2013年以來,隨著“一帶一路”政策的實施,中國企業開始積極在印尼布局,印尼基礎設施逐步完善,鎳礦資源豐富的優勢開始體現,我國企業采用鎳礦-鎳鐵-不銹鋼一體化冶煉模式,成本低于國內,所以中國企業在印尼的布局,也開始從鎳鐵,向下游不銹鋼延伸,印尼不銹鋼產量從2017年的33萬噸,增長至2021年的501萬噸,產量增長迅速。
2、細分產品產量結構
從細分產品來看,其中,Cr-Ni系不銹鋼產量約406.4萬噸,增加了約17.7萬噸,增長了4.56%,所占份額達50.73%,同比提高了6.1個百分點;Cr-Mn系不銹鋼產量約235.6萬噸,減少近56.8萬噸,降低了19.41%,所占份額為29.41%,降低了4.17個百分點;Cr系不銹鋼產量約153.8萬噸,減少了約30萬噸,降低了16.33%,所占份額為19.2%,降低了1.91個百分點;
從不銹鋼產品市場份額來看,據統計,2022年第一季度Cr-Ni鋼(300系)占比50.73%,Cr鋼(400系)占比19.2%,Cr-Mn鋼(200系)占比29.41%,雙相不銹鋼占比0.65%。
3、進出口
我國不銹鋼產業鏈成熟,特別是下游的制品加工業比較發達,未來印尼不銹鋼,大部分還是要回流國內,進行深加工,然后再出口海外,這種產業鏈模式在2021年已經初見端倪。2021年我國不銹鋼進出口雙雙增長,進口量292.7萬噸,同比增加62.19%,出口量446.1萬噸,同比增加30.55%,主要因為海外不銹鋼需求較強,印尼生產成不銹鋼方坯或熱軋,回流國內加工成制品,再出口海外,其中有不少是直接用來出口的手冊鋼。
4、表觀消費量
據統計,1998年我國不銹鋼表觀消費量僅為85.13萬噸,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,截至2021年末,我國不銹鋼消費量已增長30多倍,占全球比例已超過50%,位列世界不銹鋼消費量第一大國,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我國不銹鋼表觀消費量為709.99萬噸,同比下降5.79%。
5、價格走勢
2020-2022年我國冷軋不銹鋼平板價格波動較大,主要原因是受印尼、菲律賓政府鎳礦政策變動頻繁,鎳價的波動劇烈,2022年第一季度開始冷軋不銹鋼平板價格呈增長態勢,二季度開始下滑,截至2022年7月冷軋不銹鋼平板價格為16279元/噸。